
图为孟定海关关员对出口活鱼实施采样。
2017 年 11 月,孟定海关获评为第 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并继续保持至 今。4 年来,该关积极开展具有海关特 色的精神文明工作实践探索,用实际行 动擦亮“全国文明单位”金字招牌,逐步 探索出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的“一二 三”工作法。 构建“一个齐抓共管机制” 党委班子树牢“第一抓手”理念,各 科室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 制。创建和保持期间,该关均成立精神 文明建设工作专班,由人事政工科牵 头,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为成员,认领 责任书,每半年召开工作推进会,每年 对照测评体系内容进行自评自测、交叉 检查,在全关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针 对发现问题及时会商,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 2020 年全国文明单位复审期间,该关还邀请 市文明办专家领导进行实地评估,开展 预验收、预考核,有力提升实战水平。 紧盯“两个融合” 与党建工作紧密融合。深化“党 建+文明创建”,发挥“支部建在科上”的 优势,各支部结合业务特点主动打造了 “边关木棉”“拥抱一线”等党建特色品 牌。在考勤打卡区域设立“初心加油 站”,每日清晨一句“党员某某某同志已 签到”,唤起党员入党初心。持续开展 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重 温红色经典、致敬时代英雄”观影系列 活动,结合“我的故事报告会”进行观后 感交流,把文明因子深植人心。党建带 群建效果明显,2018 年以来,一个科室、 团支部获评“省级巾帼文明岗”“云南省 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 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各科室结 合自身业务特点,提出“改革先锋”“文 明抗疫”等创建口号,将文明元素体现 在强化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口岸疫情 防控等工作的全领域、全流程,提升人 民群众获得感。如在疫情期间,该关成 立了“战疫情、保生产”志愿服务队,相 关工作多次被《云南日报》、海关总署门 户网站等署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打造“三个工程” 打造“文化工程”凝心聚力。深挖 该关历史和资源禀赋,组建了设计、文 宣工作小组,规划、收集、整理文献资 料,建成“关史荣誉室”。结合开展该关 第一任关长撰写的书籍《印记》宣讲活 动,全方位展示该关深厚历史底蕴。定 期更新机关大楼楼道文化墙照片,广泛 宣传“爱关如家、坚守奉献、忠诚敬业、 朴实有为”孟定海关精神。打造“阅看 世界、从心出发”读书品牌,组织“初心” “砺进”等 8 期主题读书会,经常性组织 文艺汇演、登山、摄影、朗诵比赛、“我们 的节日”等文体活动,积极举办辖区篮 球、网球比赛,使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沁 润人心。 打造“道德工程”传递价值。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孟定海关工作规 则》等规章制度,建成“四德”文化墙。按 季度开展道德讲堂,强化“四德”教育,每 年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 选。主动融入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成立孟 定海关志愿服务队,参与献血、进社区服 务、到挂钩村开展免费健康体检等,使文 明道德理念深植于行,为见义勇为协会、 驰援湖北捐款累计75008元。 打造“幸福工程”共享红利。将完 善关内庭院硬件设施作为推动“幸福工 程”的有力抓手,完成“静心亭”“畅心亭” 改造,提供干部职工茶余饭后交流活动场 所,积极回应干部职工诉求,完成老宿舍 改造和小医疗室、小理发室、电影院、停车 区域等暖心工程建设,改善了生活条件、 丰富了业余生活。建成“静泊东篱斋”兴 趣活动室,提供书法、绘画创作区,组织开 展文创比赛,将获奖诗歌、摄影、绘画作品 进行展览,关内文明风尚蔚然成风。倡导 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实行微信群报餐、 单人单桌、分批就餐制,全力营造浓郁 的文明单位氛围,打造“有爱、有温度” 的边关家园。(通讯员:鲁若男 姜霞 编辑:邓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