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环境下,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海关总署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同时,我国与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的贸易往来保持稳定,上半年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
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展现出强劲活力。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7.3%。这已是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增速持续领先。在外部环境存在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增速较全国整体高出4.4个百分点。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均超过20%,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61.5%。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达32.4%,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我国持续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今年以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培育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最新一期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都连续两个月回升。
展望未来,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