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在中越边境的重要节点,越南高平驮隆口岸迎来重大升级 —— 正式升格为国际性口岸,这一举措为中越双边及区域经贸往来注入强劲活力。随着中越双方货运车辆相继从中国水口 — 越南驮隆界河二桥通道平稳驶入两国国境,标志着该口岸从双边口岸向面向第三国旅客、货物开放的国际口岸转型,开启跨境合作新篇章。
驮隆口岸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的水口口岸仅一河之隔,是中越边境贸易的关键通道。多年来,凭借地缘优势,双边口岸见证了大量农副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跨境流通,在中越贸易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驮隆口岸升级,是中越两国深化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双方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与 “两廊一圈” 合作框架下务实推进的标志性项目。
水口 — 驮隆界河二桥于 2021 年 2 月完成建设,线路全长 975.5 米,依托二桥通道配套建设的水口口岸二桥监管货场,占地面积约 600 亩,卡口设置为 9 进 5 出,是目前广西通关能力最强的陆路口岸之一。该桥的建成与口岸升级同步推进,为跨境物流提供了硬件支撑。升级后的驮隆口岸,借助智能查验系统设备的优化升级、更宽阔的通道与更多卡口设置,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有望缓解过往口岸拥堵现象,降低货物通关时间与成本。
中共崇左市委员会书记蓝晓在口岸开通仪式上指出,中国水口 — 越南驮隆国际性口岸面向第三国开放后,将吸引更多中外企业目光,有效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这不仅推动跨境贸易、投资、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还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与越南及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使该口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越南高平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文石表示,界河二桥通道的开通,能有效分流运输车辆、减轻越南主口岸区域压力、提升整体通关能力。未来,随着口岸开放程度加深,越南的农副产品、林产品对华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为生产合作、物流服务及配套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越两国在边境口岸建设与通关便利化领域持续发力。从政策沟通到设施联通,双方在多个层面开展合作,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此次驮隆口岸升级为国际性口岸,是双方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配套政策完善、通关流程优化,该口岸将在中越经贸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两国企业和民众带来更多福祉,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 — 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