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4000-888-707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国际贸易、海外工程、防务电子、船舶业务、招标业务、展览广告及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
当搭载 3300 余种商品的 “澜湄快线” 缓缓驶出磨憨铁路口岸,经友谊隧道穿越国境线,这条串联中国与东盟的 “钢铁丝路” 正以贸易扩容、物流提效、通关革新的全方位升级,书写着跨境互联互通的新篇章。截至 2025 年 9 月,中老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 6760 万吨,跨境货物超 1500 万吨,发送旅客近 5900 万人次,从 “通路” 到 “兴产” 的蜕变背后,是贸易网络、物流体系与通关服务的深度重塑。
贸易升级:从 “单向输出” 到 “双向繁荣” 的格局突破
中老铁路的贸易辐射力正从 “点线连接” 向 “网状扩散” 跨越。开通初期仅 500 余种的跨境商品,如今已拓展至 3300 余种,覆盖老挝、泰国、新加坡等 19 个国家和地区,形成 “中国制造南下、东南亚特产北上” 的双向流通闭环。在 “北上” 通道上,泰国榴莲、老挝香蕉等热带农产品借铁路冷链优势加速入市 —— 依托精准控温的全新冷链装备和 “转场储存” 方案,榴莲从东南亚农场到中国市场的运输时间压缩至 26 小时,损耗率下降 60%,上市时间提前 2-3 天,2024 年我国进口泰国榴莲已占其产量近六成。而 “南下” 通道中,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高端制造品出口连续三年保持 40%-60% 的同比增长,通过 “澜湄快线 + 中欧班列” 联运模式,从云南直达欧洲仅需 15 天,打通了东南亚至欧洲的跨区域产业链通道。
贸易载体的扩容更激活了沿线产业活力。在普洱站旁的咖啡产业园内,咖啡豆经铁路运输每集装箱成本降低 5000 元,一条集加工、集散、出口于一体的产业链加速成型;磨憨口岸周边,随着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的推进,泰国大米、越南玉米等农产品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带动跨境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这种 “通道带产业、产业促贸易” 的良性循环,让中老铁路从物流线升级为经济带。
物流升级:从 “单点集散” 到 “全网联动” 的效率革命
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升级,是中老铁路动能释放的核心支撑。在硬件端,磨憨公路口岸正经历 “脱胎换骨” 的改造:出入境卡口从 4 条增至 12 条,货运车辆日通行能力从 600 辆次跃升至 2000 辆次,2026 年还将建成专业化进出口查验货场。铁路枢纽则通过 “场场联动” 打破空间限制 —— 磨憨铁路口岸与昆明王家营西站的中转经验已推广至安宁桃花村站、玉溪研和站等多个节点,货物可跨场站灵活调度存储,解决了生鲜旺季 “仓容不足” 的难题。
数字技术更让物流效率实现 “质的飞跃”。9 月 22 日启用的 “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铁路、海关、物流企业等多方数据,实现 “车、箱、货、场” 全程可视化追踪。而班列预约与货场调度联动系统的试点,则让列车预抵时间、报关单证、货主信息与仓储场站实现 “秒级同步”,磨憨铁路口岸日交接国际货物列车已常态化保持 18 列。从老挝万象发运的铁矿,通过进口铁矿智慧商检项目可快速完成检验,依托 L4 级自动驾驶 IGV 导引车实现无人化驳运,物流全链条效率提升 80% 以上。
通关升级:从 “流程简化” 到 “体系重构” 的服务革新
作为跨境物流的关键环节,通关服务的升级让 “黄金通道” 真正实现 “快通无阻”。昆明海关推行的 “铁路快通” 模式,将磨憨口岸通关时间从 40 余小时压缩至 5 小时内,配合 “7×24 小时” 预约通关,彻底解决了跨境货物 “隔夜滞留” 问题。这一效率提升背后,是报关与清关流程的系统性优化:企业通过 95306 “数字口岸” 系统提前申报,海关运用智慧审图和 H986 非侵入式检查,实现 “申报即审核、到港即查验”,报关环节的材料提交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
针对不同货物特性的 “精准通关” 服务更显温度。对榴莲等冷链鲜活货物,创新 “澜湄快线 + 绿色通道” 模式,实现 “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对工业原材料推行 “附条件提离”“先放后检”,企业可提前提货生产,检验结果后续补正。旅客通关同样提速,磨憨铁路口岸启用智能验证台、快捷通道等设备,将通关时间从 90 分钟压缩至 52 分钟,小语种服务队的组建更解决了东盟旅客的沟通障碍。未来随着中老铁路口岸国际客运 “一地两检” 模式落地,跨境出行将更加便捷。
动能延伸:从 “互联互通” 到 “共享发展” 的价值升华
三大升级的叠加效应,正让中老铁路成为区域发展的 “动力引擎”。在国内,昆明国际陆港 “双核两翼” 格局加速形成,沿线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密集布局,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借铁路快速崛起;在国外,中老铁路带动老挝 GDP 年均增长 1.5 个百分点,磨丁经济特区成为东盟商品进入中国的 “桥头堡”。跨境旅游的火爆更显通道价值 —— 东盟国家赴西双版纳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 2.5 倍,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 85% 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境旅游经济圈。
随着《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 年)》的推进,多边监管互认、基础设施联动等更深层次合作正在酝酿。这条 “黄金线路” 不仅打通了物理空间的阻隔,更构建起制度衔接、产业协同、民心相通的 “软联通” 网络,为中国与东盟的跨境合作注入持续强劲的动能。
联系我们
电话:4000-888-707 / FAX:0692-4116315
地址:中国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清水河(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孟定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