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綦江依托 “重庆南大门” 区位优势,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撬动外贸增长,2024 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85 亿元,同比增长 18.3%,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零部件、铝精深加工产品、山地农机三大主导品类贡献超 70% 出口额,成为綦江外贸 “走出去” 的核心引擎。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綦江工业园区内的重庆赛之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通过欧盟 CE 认证,其生产的汽车传动轴已批量供应德国博世、法国法雷奥等国际 Tier1 供应商,2024 年出口额达 6.2 亿元,同比增长 25%。针对铝产业,綦江依托重庆铝产业园区,推动铝型材向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2024 年铝精深加工产品出口额突破 12 亿元,较上年增长 32%,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
为破解跨境物流瓶颈,綦江深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重庆)的协同联动。2024 年开通 “綦江 — 北部湾港” 铁海联运班列 28 列,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 3 天以内,较传统公路运输成本降低 20%;同时依托中欧班列(重庆),推动山地农机、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借道阿拉山口口岸进入中亚市场,全年通过班列出口货物价值超 5 亿元,较 2023 年实现翻倍增长。
在吸引外资方面,綦江聚焦 “补链强链延链”,2024 年实际使用外资 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5%,引进外资项目 15 个,其中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 8 个,涵盖高端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
高端制造领域,綦江成功引进韩国浦项制铁与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汽车轻量化铝合金部件项目,总投资 1.2 亿美元,项目投产后可年产 30 万吨高端铝合金板材,预计年销售额超 50 亿元,将填补西南地区高端汽车铝合金材料产能空白。新材料领域,新加坡星展集团旗下私募基金联合重庆本地企业,投资 8000 万美元在綦江建设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重点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隔膜、航空复合材料等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进出口额超 3 亿美元。
为优化外资服务环境,綦江推出 “外资企业服务专员” 制度,为每个外资项目配备专属服务团队,提供从项目备案、用地审批到生产运营的全周期 “保姆式” 服务。2024 年,綦江将外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 7 个工作日,较重庆市平均水平缩短 40%;同时设立 2 亿元外资产业引导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推动外资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綦江通过 “外贸筑基、外资强链” 的双向发力,正加速形成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良性互动的开放格局。在产业协同方面,引进的外资项目为本地外贸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市场渠道,如韩国浦项制铁项目投产后,将为綦江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近 80% 的高端铝合金原材料,降低企业进口成本;而綦江外贸企业的出口订单,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本地配套需求,形成 “外资项目 + 本地企业” 的产业链协同生态。
在平台建设上,綦江正加快推进重庆綦江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选址与可行性研究,预计 2026 年封关运行。综保区建成后,将实现 “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 等功能集成,进一步提升外贸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户。同时,綦江还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合作,在园区内设立 “綦江开放型经济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报关、报检、国际物流等 “一站式” 服务,2024 年通过该中心办理的外贸业务量占全区总量的 65%。
展望未来,綦江将持续深化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计划 2025 年新增外贸备案企业 30 家,推动实际使用外资突破 2.5 亿美元,打造重庆南部对外开放新高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开放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