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4000-888-707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国际贸易、海外工程、防务电子、船舶业务、招标业务、展览广告及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
原标题:前三季度临沧经济运行亮点频现
前三季度,临沧市经济发展底盘稳健、结构优化、新动能不断涌现,先行指标积极信号不断显现。从民生指标看,市场物价稳定、就业平稳,城乡居民收支稳步增长。从趋势看,全市经济回升复苏趋势没有改变,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看经济发展底盘,全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进中提质,新动能强劲——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64.12亿元,同比增长4.5%。全市牢牢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建设设施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不断充实。蔬菜产量77.3万吨,同比增长4.0%,茶叶产量14.5万吨,同比增长5.3%;水果产量18.4万吨,同比增长6.3%;坚果产量51.8万吨,同比增长2.7%。
工业经济降幅收窄。全市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着力构建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新兴优势产业、进出口加工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3+1”产业体系。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降幅较1至8月收窄1.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收窄4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5.4%,采矿业同比下降1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3.3%。
产业投资动力增强。全市聚焦“三大经济”发展壮大,“大抓企业、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强化政策激励,重大产业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4%,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为48.3%,较去年上升10.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突出。二产投资同比增长53.6%,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为29.5%,占比较上年提升11.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找项目、制项目、报项目、批项目、干项目、用项目的工作理念,把项目作为推动临沧发展的关键之关键——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企业继续扩大投资,一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全市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印发《临沧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临沧市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年行动方案》。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短板弱项、聚焦企业群众关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政府服务质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民间投资活力释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招商引资成果落地见效,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意愿增强。民间投资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1%,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为30.8%。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达22.93万户,同比增长22.2%,其中,私营企业3.9万户,同比增长55.1%。全市新设立民营经济经营主体2.3万户,其中,新设立私营企业4492户,同比增长32%。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激发了消费新活力。全市旅游消费加快复苏,中秋、国庆假期,临沧市共接待游客107.41万人次,同比增长67.43%,完成旅游总收入9.45亿元。线上消费增势良好,餐饮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市消费市场更趋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12亿元,同比增长7.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92元,同比增长5.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43元,同比增长10.3%。
今年以来,全市把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挖资源利用、口岸提升和园区建设潜力,充分发挥临沧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
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口岸进出口货运值110.5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增长173.4%。
边民互市累计进出口113728票,完成贸易额10.3亿元,带动边民增收568.6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27.4万元,每村增收30万元以上。
接下来,临沧将统筹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谋划好口岸带通道、通道带物流、物流带商贸、商贸带产业、产业进园区、产城一体化六篇文章,聚焦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做强商贸物流产业、进出口加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壮大口岸经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临沧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545”产业体系布局,千方百计抓重点投资、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扎实做好经营主体倍增、民生保障、风险防范等工作,全力冲刺攻坚四季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记者 王正强 通讯员 何国贵 罗厉利)
联系我们
电话:4000-888-707 / FAX:0692-4116315
地址:中国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清水河(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孟定片区)